期貨日報:天然橡膠行業期現“手牽手” 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發布日期:2022-02-24
記者 董依菲
去年受海外疫情、極端天氣的影響,天然橡膠供需兩端不確定性加劇,在天然橡膠價格跌宕起伏的走勢下,產業鏈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著較大壓力。不過得益于近年來天膠衍生品市場的飛速發展,期現市場合作持續深入,上下游企業的避險工具進一步豐富,為國內天然橡膠產業穩定運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助力。
緊跟產業發展步伐 推進期現市場合作
作為上期所歷史最為悠久、衍生品市場體系最為完備的品種之一,天然橡膠衍生品市場在指導我國天然橡膠生產、提示經營風險,為生產者穩定收入、經營套保避險,推進天膠產業提質增效、助力地方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向國內植膠端,上期所自2017年起連續5年開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試點工作,全力探索深化具有期貨行業特色的長效機制,實現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2021年,上期所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總計在云南、海南地區投入1.1億元,為13萬噸橡膠產量提供價格風險托底保障;同時上期所投入2500萬元,與云膠集團、海膠集團及廣墾橡膠集團合作試點天然橡膠場外期權模式,助力產業龍頭企業發展。
與此同時,在去年實現全線貫通的“中老鐵路”(中國昆明—老撾萬象)途徑景洪、勐臘等國內天然橡膠主產區,該條鐵路的通車會使云南天然橡膠期、現兩個市場的對接循環更加暢通。上期所緊跟產業發展動向,通過頒授“天然橡膠期貨產業培訓基地”、積極開啟期貨交割地區規劃布局等舉措,促進天然橡膠期貨功能發揮、夯實期貨服務產業的基礎、爭取形成資源配置新樞紐。
面向國際貿易端,隨著20號膠期貨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產業企業的參與意愿顯著增強。2021年,20號膠期貨法人客戶參與度同比增長約50%;同時貿易定價期現合作“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從2020年的6家擴充至15家,其中包含世界前四大天然橡膠生產企業——聯潤橡膠、詩董橡膠、合盛農業集團、廣墾橡膠,以及國內前十大輪胎企業中的四家——賽輪輪胎、青島雙星輪胎、風神輪胎、森麒麟輪胎等,上海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實現跨越式提升。
除此之外,在“保稅交割”與“中歐班列”的合力作用下,企業可以獲得產自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的20號膠貨源,再將其復出口至波蘭、德國等國家,打通國際大宗商品貿易新通道,開辟了“東南亞—中國青島—歐洲”的天然橡膠國際貿易新流向。20號膠期貨經保稅交割后成功將我國期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與價格影響力的輻射范圍拓展至東南亞和歐洲,不僅為穩定全球橡膠產業鏈做出貢獻,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疫情、保障民生、恢復經濟注入新動力,更將上海20號膠價格推向全球,提升了我國天然橡膠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面對膠價劇烈波動 上下游企業臨危不亂
“我國的天然橡膠需求量位居全球首位,但是由于物候條件的限制,國內天然橡膠供應端發展存在桎梏,因此需要從國際市場大量進口天然橡膠。”國泰君安期貨能化研究員高琳琳告訴記者,同時由于天然橡膠蘊含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雙重屬性,且下游需求彈性較大,因此天然橡膠市場價格存在波動頻繁、波動率大等特點,產業鏈企業的價格風險敞口較為突出。
去年年初,膠價出現沖高行情、期現基差擴大,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了較大的考驗。廣墾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集團內部在綜合考量后作出繼續持倉并做好交割的決定,隨著后期期貨價格連續下跌、期現基差也快速縮小,在5—6月份期貨平水甚至貼水現貨的機會出現后,我們大量平倉期貨、銷售現貨,累計實物交割近4000噸,期現整體實現了較為明顯的收益。”他表示,企業不僅獲得了生產端的加工利潤,還實現了期貨換月后貼水現貨的收益,此外通過期貨交割進一步增強了集團橡膠產品在現貨終端市場的流通性,對企業品牌形象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
西雙版納曼列橡膠負責人告訴記者,膠價在經歷了年初的快速上漲后,迅速進入偏弱回調的趨勢當中,國產膠現貨利潤出現了較大的壓縮。一段時間持續疲軟的價格表現為上游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尤其是遇到短期跌幅較大的情況下,工廠成品產出后可能就已經出現虧損。不過她表示,得益于企業積極運用期貨工具來進行風險管理,在市場表現較弱的情況下合理控制了風險敞口,企業的經營情況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同于2020年之前滬膠非標價差幾乎是全年大幅縮窄的機會,這兩年躺著賺錢的套利時代基本結束。”華泰期貨研究院能化研究員陳莉表示,尤其是去年天然橡膠價格總體呈現箱體振蕩、波動幅度加劇的情況下,合適的套保、套利機會很難出現,這對企業的套保策略制定及節點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認為,這種行情下采用期權策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匡算出上下邊界后敲定一個區間振蕩的期權策略,對比傳統的期貨套保策略來說穩定性更好,同時更有利于盈利的實現,不容易因短期的大幅波動行情而放棄策略。
據一位長期從事天然橡膠貿易的企業人士介紹,公司每年天然橡膠的進出口與內貿業務大概有15萬噸,同時保持一定數量的常備庫存。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著預采購橡膠的價格上漲風險和庫存價格下跌風險。他告訴記者,為開展全年度的貿易業務,公司在2月份采購了2000噸天然橡膠現貨建立起常備庫存,但是對后期價格下跌造成的庫存減值風險十分擔憂。“在咨詢國泰君安期貨建議后,我們選擇通過看跌期權對這批貨物進行分批入場保值操作。隨著天膠價格從2月末至4月底快速回落,2000噸現貨虧損約160萬元。不過得益于買入看跌期權的保護作用,隨著期權全部實值到期形成套保頭寸,對現貨端產生的虧損實現了大部分對沖。”
在國投安信期貨產業服務團隊看來,基于天然橡膠市場遠月升水的結構,企業參與延伸倉單交易的成本更低,相對需求就會更大。同時,延伸倉單質押業務的開放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相關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參與延伸倉單交易的熱情。“去年我們與一位產業下游客戶簽訂基差點價協議,對應天然橡膠期貨主力合約點價,采購300噸天然橡膠延伸倉單。該筆貨物通過上期標準倉單平臺實現貨權轉移,同時該企業通過平臺的倉單質押功能向銀行申請貸款并用于現貨貿易業務中,最終企業在完成還款后將這批倉單解除質押并投入了后續生產。”
“從天膠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上游生產商總是希望能夠賣高價以鎖住加工利潤,下游輪胎廠總是希望能夠在行情低點采購以降低采購成本。”國泰君安風險管理子公司相關團隊表示,作為中間商,公司利用期貨對沖價格波動風險,幫助上下游企業管理成本、鎖住利潤。“一方面在期貨價格高位時,我們向上游采購現貨,這樣上游生產商可以銷售高價現貨,鎖住加工利潤。當期貨價格下跌時,我們銷售現貨給終端輪胎廠,這樣上下游企業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他表示,這也需要風險管理子公司加強現貨服務能力,管理好現貨風險,才可以更好地服務產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