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期貨交割夯實產業服務基礎
發布日期:2022-04-06
記者 張田苗
近日,上期所數據顯示,2021年上期所交割規模穩步提升,年度總交割量95.2萬手(單邊),達到建所初期的17.5倍,創下歷史新高。境內外客戶在20個期貨品種共進行了5453筆實物交割。
其中,原油期貨交割量2608.1萬桶;以境外品牌為主的紙漿期貨交割量72.2萬噸,相當于我國產量的5倍,有效吸引了國際資源進入我國市場。974家境內外實體企業2021年參與了上期所交割。以交割量統計,排名靠前的企業包括浙商銀行、廈門國貿、托克中國、沙鋼集團、麥格理、埃珂森等。
期貨交割服務紓解企業產供銷困難
據上期所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截至2021年年底,上期所共有120個指定交割倉(廠)庫、225個存放點,所有倉單總貨值達到333億元。上期所按照大宗商品消費地和集散地的原則設置交割倉庫,225個交割倉庫(存放點)分布在全國的21個省、直轄市。其中,東部沿海地區182個,占比81%;中西部和東北地區43個,占比19%。與1999年相比,交割布局實現了向東北、中西部地區的擴張。
近期,在上海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當地交割倉庫積極做好防疫準備,克服疫情影響,助力相關產業穩定經營。例如上港物流金屬倉儲(上海)有限公司通過科學排班,堅守崗位,正常開展庫內交割業務,3月與客戶充分溝通協調特殊時期的商品出入庫等工作,協助客戶實現大批量的鎳類制品及時入庫、制作倉單,在短時間內完成交倉任務,保障有風險管理需求的客戶實現順利交倉。
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通過期貨市場交割已成為不少企業鎖定原料價格、解決下游銷售不暢、及時回籠資金的重要渠道。據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產業物流部負責人王麗梅介紹,日前客戶的一批3000噸進口紙漿到港,由于疫情使貨運受阻,無法及時提貨并歸還集裝箱,可能面臨支付集裝箱超期費以及資金回籠較慢等問題。該公司積極協助客戶注冊部分期貨倉單,僅用一天時間就解決了客戶的后顧之憂。
“由于期貨反映遠期價格,目前紙漿期貨價格略高于現貨價格,通過上期所期貨交割注冊成期貨倉單,不僅可以賣出好價錢,而且利用倉單的融資功能可以幫助客戶及時回籠資金。”王麗梅表示。
據上期所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未來上期所還將利用中國和老撾間的鐵路,在西雙版納地區布局天然橡膠交割倉庫,讓期貨交割成為天然橡膠國內供應鏈的一個樞紐節點,為邊陲地區經濟更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助力。
期貨交割標準助力企業提升經營管理
目前,上期所已有345個交割品牌,覆蓋銅、鋁、鋅、鎳、螺紋鋼、熱軋卷板、不銹鋼、瀝青、天然橡膠、20號膠、國際銅等品種,分別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境內注冊品牌275個,境外注冊品牌58個,境外認證品牌12個。這為上期所期貨品種在更廣泛領域服務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1年西部礦業的鋅錠品牌“西礦”成為上期所注冊品牌。同年,西部礦業鋅錠整體銷售達到11.5萬噸,同比增長5%,價格較之前提高30元/噸。西部礦業(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巧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自去年7月12日“西礦”牌鋅錠成為上期所注冊交割品牌,西部礦業便積極開展鋅錠交割相關事宜,8月19日便完成了首批約1000噸的交割。隨后,西部礦業陸續開展交割工作,全年共計注冊倉單近15000噸。
參與交割后,西部礦業產生了一系列變化。“在參與期貨交割前,公司質量管控意識不夠高,產品無論是外觀品相、包裝捆扎,還是內在含雜,都會有相應波動,沒有嚴格統一的質量管控標準。”董巧龍坦言,當時市場對西部礦業部分產品的品牌認可度也不是很高,銷售客戶單一,僅有幾家小型終端客戶長期使用。消費淡季需求較弱的時期,公司時常面臨銷售壓力,資金占用問題也很明顯。
在參與期貨交割的過程中,公司生產經營從理念和實踐都逐步出現變化。“這些轉變讓我們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了更多優勢。”董巧龍介紹,為注冊交割品牌,公司著重提高了生產單位對產品質量的管控意識,從外觀到品質都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有效提高了產品的品相及質量。成為注冊交割品牌后,“西礦”品牌知名度提升,而且交割拓展了公司的產品銷售模式,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靈活調整銷售策略。在市場消費不好的情況下,通過倉單交割實現產品的及時銷售和貨款回收;制成標準倉單后,也可以在現貨商之間通過倉單轉讓的方式進行產品銷售,這有效增強了公司在行業內的話語權。
同時,西部礦業可以在不銷售的情況下進行質押,回收部分貨款,交易所倉單質押可以沖抵期貨保證金使用,也可以進行交易所質押,有效緩解資金占用壓力,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生產經營的穩定性。“另外,參與交割還有利于發揮協同效應,幫助公司管理現貨經營風險和庫存風險,一是更利于套期保值的應用,更好地鎖定生產經營成本和利潤,穩定預算,減少資金占用;二是可以通過交割庫協助企業進行庫存管理,降低現貨庫存風險,提高企業庫存管理水平。”他補充說。
期貨交割“走出去”便利全球客戶資源配置、風險管理
除了服務國內市場,上期所交割服務還在多方面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著力為全球客戶提供交割便利,不斷增強“上海價格”影響力。
據了解,目前以上海原油期貨結算價計價的原油,在交割出庫后轉運到印度、韓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當地煉廠以更便捷的方式獲得原料,涉油企業在現貨貿易中也更加關注“上海價格”。
另外,相關企業通過20號膠期貨保稅交割獲得貨源,通過中歐班列將其復出口至波蘭、德國等國,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擊疫情、保障民生、恢復經濟,使我國期貨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輻射范圍拓展至東南亞和歐洲。
2021年低硫燃料油期貨引入新加坡和阿聯酋富查伊拉兩個境外交收點,在新加坡實現跨境交收3500噸,從交割端實現了中國期貨市場“走出去”,為產業客戶提供更便利的國際化交割服務。